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密集发布法规、标准得到完善
自主零部件企业强,中国品牌汽车才能强,这是每位中国汽车人的中国梦。五年来,这个梦愈加清晰,越来越近。2012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9341家,当年累计营业收入22267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11.97%。到2016年,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已达12757家,累计营收37202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14.23%。从利润率来看,2016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为7.68%,相比2012年增长0.84个百分点。
”十八大”以来,不仅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实现了高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不断打破外资企业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地位,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印记格外鲜明。
“十八大”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已经提升至国家层面,尤其是有关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及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于2013年2月发布,这是国务院首次专门针对内燃机工业发文,将内燃机节能减排提升至国家高度,并提出乘用车发动机等11个领域内燃机节能减排目标和6项重点示范工程。
大连船用零部件五年来,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围绕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密集发布。2014年9月,由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原厂配件企业、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主商标的独立售后配件;
2015年9月29日,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等8部委联合制定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为汽车维修保养市场化铺平道路;2016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汽车产品生产者作为召回主体的义务,并增加了对汽车零部件生产者的义务,这也是我国首次将零部件生产者纳入汽车召回体系。